恒立钻具2月6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2月2日接受1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
(1)产能释放。目前公司由于租赁厂房的场地限制,容纳生产设备数量有限,生产过程中操作空间狭窄,无法铺开生产,影响公司产品交付能力。公司的工程破岩工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通过新建厂房,扩大生产场地的面积,将有效解决生产中生产场地问题,同时扩大工程破岩工具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供应能力。
(2)行业传统领域的渗透。目前盾构法施工在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引水隧洞工程、输油气管线等工程施工建设领域的渗透率依然非常低。随着盾构法的渗透率的持续增加和现代化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未来工程破岩工具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市场需求规模会不断加大。
(3)新的应用场景。抽水蓄能电站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电力系统调节需求的关键方式,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消纳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抽水蓄能隧道基本都使用盾构法施工,市场前景广阔。
(4)海外市场的发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海外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效率都出现了下滑,导致2020年以来公司海外业务拓展受限。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束,未来海外工程将逐步恢复施工,公司海外业务会出现明显的增长。
答:再制造服务是指客户将使用过的刀具发送给公司,公司通过检测、拆解、分析后,判断其是否具有再制造价值,并与客户沟通再制造方案,获得客户认可后,进行再制造的业务,公司现有业务领域均存在再制造服务需求。
答:从行业规律来看,原有产品毛利率的总体趋势会呈现保持稳定或者略微下降的趋势。针对这一行业趋势,公司会不断根据新的地质条件,推出定制化的新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增值服务,从而保持产品整体的毛利率水平。
问:2022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公司的下游领域形势是否出现了明显好转?
答:由于我们的客户大多是工程实施工程单位,工程的审批、招标等前期基础性工作时间比较长,客户需要到施工阶段才会需要我们的产品。因此,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形势好转的前期导入时间比较长,从各项政策的出台到反映至我们公司需要大约半年至一年的时间。2023年,公司将努力加快工程破岩工具生产基地的建设,尽快释放产能,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及内部管理,从而不断提升经营质效。
(1)装备配套市场。主要指工程装备制造厂商生产工程装备过程中,需要安装配套刀具形成的需求市场。
(2)工程项目施工市场。主要业务来自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使用刀具所形成的需求市场。如轨道交通、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引水隧洞工程、输油气管线等工程施工建设。
(3)海外市场。随着“一带一路”不断深化,我国工程机械、工程承包业务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近二十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规模总体保持增长,因此工程破岩工具的出口也拥有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
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包括中国中铁601390)、中国铁建601186)、中国交建601800)、中国电建601669)、中国建筑、广东华隧等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中交天和、铁建重工、中铁装备、中铁华隧、三三工业等盾构及TBM工程装备厂商;以及唐兴机械、徐工基础等顶管机、水平定向钻机工程设备厂商。
答:公司的工程破岩工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通过建设工程设计的具体方案总平图审查,目前正在进行地勘及设计企业出图。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24个月。完工后,全部投产,分四年实现稳产,第一年平均达产40%,第二年平均达产60%,第三年平均达产80%,第四年平均达产100%,项目建成并完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8.4万套盾构刀具的生产能力。
答:近年来经过自主创新,我国突破了盾构刀具的一系列的关键制造技术,达到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国产化盾构刀具成功开发,打破了国外刀具厂家长期以来对该市场的完全垄断地位,迫使国外盾构刀具厂家大幅降价。目前,国产盾构刀具使用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外领先水平的同类刀具,可以为盾构刀具用户更好的提供一站式的全套解决方案,盾构刀具已全面实现了国产化。
答:刀具的更换周期和地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岩石类地质或地质分布不均匀等地质条件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刀具在掘进100米左右就会损耗,有必要进行更换。
答:公司产品定价是公司依照自身的成本预算采取“成本加成”的方式向客户进行报价,通过招投标或者商务谈判最终确定产品价格;
武汉恒立工程钻具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工程破岩工具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基本的产品包括各种盾构及TBM刀具,顶管施工刀具,潜孔冲击器和钻头,钻杆等,水平定向穿越钻头(扩孔器,回扩头),扩孔钻头。
11月27日晚间公告集锦:宜通世纪预中标14.71亿元中移铁通采购项目
系好安全带,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之风即将席卷证券交易市场! 瑞穗强推这两只“太阳能大牛股”
花了4.2亿,仅收回1800多万,两家上市公司踩雷“杭州30亿私募跑路”事件
花了4.2亿,仅收回1800多万,两家上市公司踩雷“杭州30亿私募跑路”事件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