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军人识别牌”弯道超车美军已经搞了一百多年

发布时间: 2024-06-19 |   作者: 再生、认证

  只要有看过美国军旅大片,一定会被每个美国大兵胸口的一个“铁牌牌”吸引,他们往往作战前口咬铁牌,胸口划十字祷告,然后上阵冲锋,而这个“铁牌”就是美军搞了一百多年的“军人识别牌”,

  而中国军人标识牌,从2013年开始研发到局部试用,直到最近才刚刚铺开,也形成了一套新型集成电子伤票(相当于电子病历本,方便战场伤员迅速流转和救治)、身份标识等多功能体系。

  军人身份牌最早出现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在林肯的北方军里,为了在救治中能迅速识别自己人,士兵们纷纷私下购买或制作了小牌子,在上面记录下自己的番号、姓名以及重要个人隐私信息,挂在脖子上或放在衣服里。真实的情况也确如士兵预想的一样,医疗人员就可根据这种牌子上的信息,很容易识别出伤者血型、亡者姓名,而未曾想到这种士兵自发行为,成为美军沿用百年、一直革新的军事传统之一。

  1916年,美军为驻法的海军陆战队员配备军人身份牌,要求所有军人在执行任务时必须佩戴。第一次世界战争末期,美军将“识别牌”数量增加到每人两枚,用途是一是当军人阵亡后,把他的两枚身份牌中的一枚放入嘴里,另一枚和其他遗物一起交与处理后事的人员;二是当死者无法及时运回国内安葬时,医疗人员带走一枚身份牌作死亡证明;三是退役时,一枚上交,另一枚可由个人终身保留。

  随后的二战、越南战争直到现在,美军一直在对身份牌进行改革,比如统一原有各军种大小的问题、选用新材料解决“不锈钢身份牌便极易划伤的皮肤”的问题、用激光雕刻制作代替传统机器冲压等等,简而言之搞了一百多年,一直没停过。

  此牌分主牌和无源副牌,主牌主体采用全金属制作,一面用激动印刻八一军徽、军人姓名及拼音、性别血型、军人个人保障号等信息,另一面则在同一的军徽下带上一个极具我国特色二维码(将以上信息集成在二维码里面)。当然,微信扫一扫肯定是扫不出来的,只有通过内部专门配属的设备才能扫描此二维码,获取佩戴者的重要信息。

  副牌由军绿色新材料构成,内置芯片,使用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技术),同步存储了佩戴者指纹、电子伤票、既往医疗史等更为复杂、私密、重要的数据。

  简而言之,主牌将显眼、梗概的信息集成了,而副牌通过RFID、芯片将更复杂、庞杂的数据储存,这就是我军新时期研发的“军人身份牌”。

  虽然毋庸置疑,最新的美军身份识别牌也在朝着信息化、技术化路线前行,计划在身份牌中加装磁条、条形码或微型芯片,将更多的信息纳入其中。而我们的产品慢慢的开始逐步推向全军了,就像中国军工其它的作品一样,不会简简单单地搞一个“拿来主义”、“复刻版”,都会自己的创新和精进!

  【诚邀赞助】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第一届第七次理事大会暨新春团拜会火热招商!

  “云”上发力 成果共享——云南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以数字化成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诚邀赞助】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第一届第七次理事大会暨新春团拜会火热招商!

  “云”上发力 成果共享——云南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以数字化成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这是『湾区物道』的第37期,本期访谈我们对话了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会员单位深圳硕软技术有限公司CEO陈凭先生,陈凭先生拥有二十余年通讯行业从业经验,是通信产业营销专家,产业物联网的先行者。本次采访,他分享了对车联网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新趋势的思考,希望给公司能够带来更多启发和价值。

  这是『湾区物道』的第36期,本期访谈我们对话了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理事单位深圳市铠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高晓波先生,高晓波先生拥有十余年资深消防行业经验。本次采访,他分享了对智慧消防未来发展趋势和趋势的思考,希望给公司能够带来更多启发和价值。

  近年来,我国数字产业规模正不断的提高,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也在加速。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浪潮迭起,企业对于数字化程度的要求和需求都在提升。

  这是『湾区物道』的第33期,本期访谈我们对话了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妙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珉玮先生,李珉玮先生拥有数十年的行业从业经历,对AIoT产业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度思考,他分享了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和趋势的思考,希望给公司能够带来更多启发和价值,把握AIoT时代,迎接万物智联。

  【诚邀赞助】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第一届第七次理事大会暨新春团拜会火热招商!

返回列表